<<提升整體高教品質,才能提高教育功能>> 20110125
教育是社會流動最主要的力量,這幾年來,台灣因為教育的成功,也使得台灣的人力資源獲得國際的肯定;不過,國內卻出現教育兩極化的狀況,有錢人念國立,貧困人讀私立,讓教育形成兩個世界,也減少其流動的可能性,這樣的現象確實讓人感到憂心忡忡。
爲了減少這樣的偏差現向,於是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提案建議發放「高等教育券」,以幫助私立大學學生,以避免國內社經地位較差家庭子女讀高學費的私立大學,有錢家庭小孩讀政府編列經費發展的公立大學,造成不公平。基本上,這是一種很好的想法,不過,並無法完全解決問題,畢竟,公、私立學校只是一種分水嶺,畢業之後的發展才是重點。
目前,企業對於大學生已經有初步的認定,而公、私立並不是絕對的標準,因此,教育部如果要將問題簡單的二分法,恐怕只會讓問題更加的嚴重。
個人認為,要解決目前的偏差狀況,教育部應該要有全新的思維,包括經費的編列不宜刻板,要有更具體的作用,甚至應該打破公、私立學校的模式,要以辦學績效為基準,才能發揮更大的激勵功能;其次,要讓大學更大的自主能力,並且讓市場自行決定,辦學不佳的學校就讓其淘汰,如此一來,才能產生更大的督促功能。
然而,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提升整體的高教品質,拉近彼此之間的差距,如此,才能提高教育的功能,避免逐漸兩極化的偏差發展!